长安汽车等自主品牌加速涌入混合动力汽车赛道
自主车企正加快在混动领域的布局。
5月6日晚,长安汽车在蓝鲸iDD挑战赛上展示了搭载蓝鲸混动技术的UNI-KiDD产品性能。蓝鲸iDD混合动力系统定位全域混合动力解决方案,可以平台化应用于A级-C级所有车型,在去年6月正式推出后,蓝鲸iDD近日于UNI-K iDD上正式实现搭载落地。除了UNI系列车型外,未来蓝鲸iDD混动系统还将会搭载在长安主销的CS系列车型上。按照规划,到2025年,长安品牌汽车将实现300万辆年销量,其中新能源销量达到105万辆,占比达到35%;到2030年,长安品牌汽车年销量为45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达到270万辆,占比达到60%。
自2021年以来,包括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和吉利等多家自主品牌在混动领域开始发力,混动车型的销量迎来大幅增长。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产销量分别为24.4万辆和2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4倍,增速高于新能源汽车整体。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到2035年,中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一半,其中混合动力将作为最重要的节能技术在汽车领域推广,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全部为混合动力车型,这意味着混合动力的地位有所上升。此外,新版双积分政策也鼓励发展低油耗车辆。
业内认为,混动市场迎来爆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驱动,双积分压力下很多企业在混动领域发力,这推动了市场的发展,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一旦养成也助推市场从政策导向型变成市场驱动型;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混动车型实现油电同价,很多消费者愿意付出成本去体验PHEV所带来的驾乘感受。
“2022年整个新能源的渗透率预计会达到25%以上,达到500多万辆市场规模,其中PHEV在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占比会提升至20%以上的比例,这意味着整个PHEV市场会有将百万辆市场规模。”魏牌CEO李瑞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未来电池供应的普及,技术的成熟,PHEV的成本能够继续下降,而且PHEV会比纯电有更好的综合续航里程,比燃油车有更好的驾驶体验和驾乘感受。消费升级对于传统燃油车的需求会向新能源转变。
在混动领域,日本的丰田、本田和日产以及韩国的现代起亚具备较大的先发优势。天风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由于完全实现纯电动化周期较长,而政策法规对燃油车排放及能耗的多重限制日益严苛,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混动车型将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力。其中,自主品牌有望增大在混动市场的占比,重塑市场格局。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科大讯飞汽车智能驾驶科技总部项目落地无锡
2022-05-04 12:01 - 中通客车再次停牌 频蹭热点恐难迎业绩转机
2022-06-24 12:00 - 受到长三角疫情影响 理想汽车4月交付4167辆
2022-05-03 12:03 - 长安汽车等自主品牌加速涌入混合动力汽车赛道
2022-05-08 12:00 - 吉利汽车4月销量72153辆 受疫情影响同比下滑28%
2022-05-11 12:01 - 长安汽车朱华荣:将密集推出26款新能源车
2022-05-03 12:03
推荐阅读